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顯示,因新冠病毒爆發,導致旅客需求下降,預計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收入損失可能達到278億美元。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新冠病毒影響進行的初步評估顯示,亞太地區全年旅客需求可能會下降13%。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說:“原本預計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全年旅客需求增長4.8%,與2019年需求水平相比,在疫情衝擊下,全年旅客需求淨損失將達到8.2%。”
如果僅考慮與中國有關的市場造成的需求損失,則預計非亞太地區航空公司收入損失將達到15億美元。據此,預計全球總收入損失將達到293億美元,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去年12月的預測低5%,這意味著全球需求損失為4.7%。
去年12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全球收入乘客公裏數(RPK)增長4.1%,因此,這一損失將超過今年的預期增長,導致2020年全球旅客需求收縮0.6%。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遭受損失者主要是在中國注冊的航空公司。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兼首席執行官朱尼亞克(Alexandrede Juniac)說:“對於全球航空運輸業來說,這個時期充滿挑戰,因新冠肺炎爆發造成需求急劇下降,將對航空公司的財務產生影響,尤其是對進入中國市場的航空公司,影響更嚴重。
朱尼亞克說:“航空公司將做出艱難決定,以削減運力,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減少線路。較低的燃料成本將有助於抵消部分收入損失,對航空公司來說,今年將非常艱難。”
在2019年艱難日子結束之後,早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2020年航空業將經曆“悲慘而充滿挑戰的一年”,因為今年1月烏克蘭國際航空PS-752班機被擊落、本月初發生在土耳其的PC2193班機事故以及新冠肺炎爆發等。
去年,亞太航空公司全年旅客流量增長4.5%,較之2018年的8.5%有所下降。
在菲律賓,政府已實施臨時旅行禁令,以遏製新冠病毒蔓延,因此旗艦航空公司菲律賓航空以及低成本航空公司宿務太平洋和亞洲航空取消了飛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航班。
針對中國台灣的旅行禁令已經取消,因此當地航空公司能夠恢複航班,同時中國香港和澳門的禁令已經部分解除,因為對於在中國這兩個地區的菲人而言,菲政府現在允許他們重返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