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看來,越南特別像90年代的中國,是淘金者和冒險家的樂園。在我看來,越南人也頗有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人的特點。膽子大,敢冒險,善於探索各種規則和法律的邊界,甚至不惜踐踏規則。
我在胡志明機場,準備過海關進入市區的時候,前面排著長隊,有穿著制服的辦事人員,直接問排隊的中國人,有人想提前辦理手續嗎?前提是交100元人民幣,然後就可以插隊提前辦理入關手續了。但是在白人排隊的隊伍裡,沒有辦事人員去詢問。
走在越南的街頭,你會發現越南銀行的利息高的離譜。在國內的,活期存款,一般是年息2個多點,存五年定期,也就4個點左右。但在越南,2019年的存款年利率可以高達9%。
但是存款其實風險很大。本地人大多沒有錢,在胡志明市,一個中國人的互聯網公司裡,一個客服文員的月薪是2-3000元人民幣,這還是今年調整過的薪水。外國人存錢,可能性更小。因為越南的匯率波動很大。很有可能賺了利息,賠了本金。所以外國人喜歡使用美金。這和南美洲一些國家很像,阿根廷銀行利率高達27%、委內瑞拉是20%,但沒有人會存錢。
在越南,貸款的利率比存款利率低。政府也鼓勵企業貸款。目前越南銀行信貸的規模是在不斷增長的。目前超過50%是工業、建築業,以及貿易類企業的貸款。
為了刺激企業貸款,越南相關銀行,今年兩次下調貸款利率。2019年1月10日,越南投資與發展商業股份銀行(BIDV)對所有優先領域貸款年利率均下調0.5個百分點,從年利率的6.5%降至6%。2019年8月1日,越南投資與發展商業股份銀行再次對從事貨物出口業務、輔助產業和高科技應用等領域的三類優先支持對象貸款年利率上限下調至5.5%。這已經比越南國家銀行規定的利率下限還要低。因為越南國家體制的原因,國有企業比私營企業更容易借到錢。國有企業的債務遠遠超過私營企業。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人要藉錢,卻是一件難事,因為沒有物品抵押,要藉到錢,難上加難。P2P和現金貸、網絡高利貸、有牌照的消費貸款的財務公司發展都很快。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在越南遍地開花。截止到2019年,越南的P2P正規平台有50家左右,中國的有10多家,其他的不排除有中國人借助他人名義辦理的公司,至於地下非法沒法統計,但估計超過100多家了。

早先約束越南P2P平台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移動支付。一是當時移動支付不發達,僅僅只有少數幾家,而到2019年,已經發展到30多家。二是由於當地的第三方支付接入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有相關的批准和牌照,這塊有嚴格的要求。而一般的中國公司,短時間之內沒法將所有手續都辦好,包括商務部登記書、互聯網商務接入許可證書等。
於是出現了越南代理人,其實就是掮客。說得通俗些就是拉皮條的,這些人基本上在本地都是有一定人脈和政府資源的。他們可以幫中國公司做兩件事情,一是幫你去遊說相關部門,進行打點,把手續和相關的證照辦下來;另外一個就是,與當地人的公司合作,打著越南公司的幌子,進行營業,但是主導的是中國老闆和中國資金。但後者風險很大,很容易出現公司做大後,被越南人侵占資產的情況,到時打官司也要費盡周折,還不見得有效果。很多中國公司會選擇第一種,成本高些,但好在會更保險,從長遠來看更靠譜。
在越南的發展的中國公司,把原來在中國的玩法搬到了越南。現金貸貸款週期較短,年化利率高。20-50%很常見,但是逐漸出現了一些高炮貸、砍頭貸。從每天1%的利息,到每天高達4%的利息,各種花樣層出不窮。
越南政府關注到了飛速發展的現金貸業務,相關的法律,也越來越健全。2019年3月,越南副總理Vng ình Hu表示,政府將出台正式的法律監管P2P貸款的活動。應越南政府要求,越南當地的谷歌商店等互聯網主流推廣渠道,不能再上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現金貸的APP,也就是說被應用市場屏蔽了,這就給推廣增加了新的成本。
同時由於暴力催收等事件頻出,越南政府,警方開始加大對於中國公司的檢查,監控,違法的相關人員被逮捕,10月份尤其明顯。在稅務方面,越南和國內一樣,是需要繳納流轉稅和所得稅,只要是經營這塊的業務,就必須按章交稅,這就給經營者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中國現金貸公司開始撤離越南,目前初步估計有大概10%左右的中國公司正在離開或者準備離開,但更多的還在經營和觀望。
有人離場,有更多人不斷加入,除了中國玩家,還有很多其他國際現金貸玩家入局。新加坡的中小企業融資平台Validus Capital、印尼P2P借貸平台Investree在越南推出ELOAN。俄羅斯、韓國等多個國家的現金貸平台,在越南落地發展。越南的現金貸,互聯網,還遠遠沒有到高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