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央行、銀聯等部門的對第三方支付的強監管,支付機構違規違法治理已見成效,大部分嚴重違規行為得到遏制,但目前有小部分支付機構游離在監管的邊緣,仍舊涉嫌違法違規操作。對此支付界小編梳理總結當前部分支付機構存在的違規行為。
違規提供支付通道
據最新
投訴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投訴量繼續上漲,單月投訴量已達到上半年投訴總量的過半。主要為714高炮等互金類商戶提供支付通道,導致大量用戶被惡意扣款。平台扣款數額從98元到299元不等,扣款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個人信息評估推薦服務”佔多數,但不少用戶並不知自己已使用過此項信息評估服務。
不少網友表示,自己註冊時“不知不覺”地就“開通”了免密支付。從註冊到自行勾選服務協議再到開通免密支付,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註冊場景,實際上卻陷阱重重。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網貸平台對於關鍵性條款沒有給予明確提示,而是隱藏於條約中,這本身就侵害了用戶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這樣的約定理應無效。在用戶並未產生貸款業務、網貸平台也沒有提供任何服務的情況下,平台“五花八門”的收款是不成立的。
朱巍認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與網貸App進行合作前,也應對其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資質進行考核,確認其是正規平台後再與其合作。若網貸平台缺乏資質或相關證明,第三方支付平台還要跟它們合作,就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除此之外還有極個別支付機構為博彩平台提供支付通道。
變相收取、挪用POS機押金
目前線下收單營銷亂象叢生,多家支付機構涉嫌變相收取、截留商戶POS機押金。近日多個商戶向支付界反映稱,辦理了某支付公司POS機並凍結了238元押金,辦理時並沒有告知押金退還金額的規則,辦完後說是POS機激活費,模糊說刷夠48萬退押金,現在刷夠了48萬卻說過期不退還押金。
還有投訴人稱,在路邊有支付公司推廣工作人員稱可以為申請辦理銀行信用卡的客戶免費贈送一台POS機,辦理信用卡需要任意一張銀行卡和他們免費送的這台POS機綁定,整個操作過程都是業務員全程操作,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就在這個過程這名業務員在未經我本人同意和不知情的情況下刷走了299元。
小編認為這種行為就是誤導用戶,POS激活費用來變相收取用戶押金,並強制用戶消費,涉嫌侵犯用戶的知情權,與宣傳嚴重不符,業務員宣傳時也是避重就輕,欺瞞用戶。
涉嫌違規網銷電銷POS機
繼央視“3·15”晚會曝光網絡非法銷售POS機之後,多家支付機構發布禁止網銷POS機公告。在中國銀聯近日重申不得在網上買賣POS機後,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POS機具網銷情況並沒有終止。在主流電商網站、微信、社交網站等渠道搜索關鍵詞“通易付”、“瑞銀信”等多家知名支付機構的POS機產品都赫然在列。
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及QQ交流群裡,售賣POS機的銷售人員也不在少數。比如,在微信搜索“POS”時,會出現多個“POS免費領取”的代理商,主要代理的POS產品包括瑞銀信、星支付、星通寶等。點開這些公眾號或小程序,“免費送”、“秒到”等誘導性極強的詞彙頻繁出現。
除了網銷POS機以外,電銷也很瘋狂,就在2019年4月份鄒先生向當地工商局進行了舉報,要求該公司停止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當地工商局收到舉報後約談了該公司負責人,並對該公司做出了嚴重警告。

在分析人士看來,網售POS機實則是筆經濟賬,完全禁止難度很大,而要規範POS機行為需要社會多方的合力協作。
無序發展代理商
近年來,部分支付機構為了搶占市場,以傳銷模式層層發展代理商,無序發展代理商也加深代理商與支付機構之間的矛盾。代理商在收割支付機構,支付機構也在收割代理商。更是有代理商跑路,導致下級代理商拿不到分潤佣金,也有代理商扣押下級代理商分潤情況。
多家代理商向支付界反映稱被第三方支付機構“套路”。變相扣押分潤或拖延發放分潤,還有代理商被支付機構停發分潤,強迫提貨以及搶占代理商商戶情況。還有支付機構要求代理商補貨,如銷售不達標每月分潤要扣除10%費用作為平台維護費。
有投訴人稱,從2018年開始跟某支付機構合作一直按照合同履行職責。未料在2019年8月份支付機構把後台分潤給停了。經和招商部對接人詢問後說是未達標需要補差價暫停分潤。需要進1000台機具才給開通分潤。
還有支付公司設置不合理霸王條款導致代理商拿不到分潤還得賠償,在無法提供真實消費憑證的前提下,銀聯將持卡人所被盜刷的金額悉數歸還持卡人,支付公司將承擔所盜刷的全部金額,根據代理商跟支付公司簽署的合同規定,發生此類拒付情況,將由代理商承擔全部盜刷金額。
除了持牌支付機構外還有部分聚合支付也出現拖欠和停發代理商分潤。
變相出租出借支付牌照
近年來多家支付機構推出新的MPOS品牌,而且有部分品牌並未向央行、銀聯等有關監管部門報備。這些貼牌MPOS部分是支付機構與代理商合作產品,還有的是直接由代理公司全權經營。近日還有某代理公司直接以第三方支付機構名義開展信用卡代償還業務。目前這種變相出租出借第三方支付許可證的支付機構已達數十家。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工作的通知(銀髮〔2015〕358號)文件顯示,存在轉讓或變相轉讓、出租、出借《支付業務許可證》行為的,應指導其客觀審慎開展續展申請,敦促引導其開展兼併重組,調整支付業務類型或覆蓋範圍、穩妥安排市場退出等工作。
2016年長沙星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因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不規範、未按規定存放或使用客戶備付金、出借《支付業務許可證》、未按規定辦理變更事項、妨礙人民銀行檢查監督被處暫停業務並處罰。
此前樂富支付因未經人民銀行報批,多次違規變更主要出資人等重大事項,屬於變相轉讓《支付業務許可證》,人民銀行作出不予續展樂富支付有限公司支付機構牌照的決定,並要求其退出支付業務。
支付監管持續從嚴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文件【2019】177號文,文中顯示支付結算司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督查工作,本次檢查工作囊括銀行和支付機構,主要包括取消銀行開戶許可證,防範電信網絡新型犯罪,以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存管的3大類檢查內容主要為3個階段截至本月底各機構要完成自查自糾,9月份將進行現場督查,查看機構落實情況,11月份將針對相對應的問題進行處理。
對於落實不到位的機構將採取,約談,通報等並列入重點檢查名單,對支付結算管理不到位,被公安機關通報,或者發生較大面積支付業務風險,影響社會嚴重的,將在全國範圍進行通報處理!
7月18日下午,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赴支付結算司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座談會中指出,市場經濟越發展,支付結算越重要,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支付領域越來越關注,對支付結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範一飛深刻闡述了支付結算工作面臨的形勢,並對強化支付市場監管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支付監管要持續從嚴。目前國內銀行、支付機構數量較多,業務水平參差不齊,要進一步加強監管服務,優化機構服務能力。
二是風險防範要及時加強。針對支付市場出現的個別風險苗頭,要注意防範和化解風險,同時要平穩過渡,避免引起市場、業務、交易量震蕩波動。
三是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要見實效。近期電信詐騙以及為網絡賭博等非法行為提供支付通道的情況頻發多發,必須按照國務院部署,從支付結算領域下大力氣予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