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業內獲得了一份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的文件,根據人民銀行2019年督查工作安排,支付結算司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
據悉,此次督查時間從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督查工作整體分為自查自糾、現場督查和問題處理三個階段。
其中自查自糾階段時間為2019年8月底前,現場督查階段為2019年9月底前,問題處理階段為2019年11月底前。
上海地區的一家支付機構也向記者證實,其最近收到央行下發的一份文件,文件表示,央行上海總部在上海範圍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督促上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全麵做好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斷直連”工作。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對記者表示:“該份文件表明監管正進一步督促支付機構自查自糾,主動‘切割’違規業務,,同時傳遞監管信號,對於銀行和支付機構的‘斷直連’是一貫的政策,嚴防金融風險,違規必查。”
劉剛認為,這次督查對依賴黃賭騙商戶的支付機構將再次傳遞監管壓力。“但大多支付機構已在85號文之後已經整改和‘切割’得差不多了,單從這次檢查來講,不會有太大影響。”
支付行業監管不斷收緊
隨著支付行業監管的不斷收緊,一係列監管政策正在不斷落地。
2019年3月,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收單機構應建立特約商戶信息共享聯防機製。加強特約商戶管理,嚴格按規定審核特約商戶申請資料,不得直接或變相為互聯網賭博、色情平台,互聯網銷售彩票平台,非法外彙、貴金屬投資交易平台,非法證券期貨類交易平台,代幣發行融資及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等非法交易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隨著管理層對支付行業監管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為互聯網賭博、色情平台等黑灰產業提供服務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等灰色產業也得到了大力肅清。
據公安部官方網站消息顯示,2018年,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先後牽頭組織深圳、河源、揭陽公安機關開展“淨網安網20號”打擊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係列專案收網行動。成功打掉為網絡賭博、網絡色情、網絡傳銷等犯罪活動提供資金結算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1名,凍結涉案資金5000餘萬元,扣押銀行卡、手機等一大批涉案物品。
此外,近期多地公安部門都有強化整治、嚴厲打擊第四方支付平台犯罪的動作。
今年8月中旬,溫州市公安局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溫州市、縣兩級警方聯合破獲一起第四方支付平台案(省公安廳掛牌督辦案件)。2018年12月底,樂清警方接到線索:有幾個可疑銀行賬號,短短7個月的交易筆數多達萬筆,交易金額高達數億元,資金流水十分可疑。經查,這幾個銀行賬號的資金流水與一家境外賭博網站密切相關。2019年4月,警方抓獲朱某、卜某、肖某等31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涉案電腦30餘台、手機300餘部,扣押涉案資金480餘萬元,凍結銀行卡250餘張。
那麼,“第四方支付平台”存在哪些危害呢?上海文飛永律師事務所高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第四方支付平台沒有從事支付業務的資質,屬9+於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其社會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麵:首先,嚴重侵犯了市場秩序。其次,違反了國家支付結算製度。此外,極大危害了網絡安全與人民群眾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