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收入創歷史新高,專家預測,到2020年,全球支付業甚至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跨境支付收入目前約佔2000億美元,佔支付領域的很大一部分。目前,人均每年有0.7筆國際交易,高於2014年的0.5筆。
儘管市場增長,國際支付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困難。發送國和接收國之間的不同規定對導航具有挑戰性,跨境支付交易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完成,因為它們是通過中間銀行進行的。而新興技術,如分佈式賬本技術(DLT),國際貿易的增長,以及像TransferWise、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這樣的新參與者加入競爭,加劇了這些問題。
在7月份的智能支付跟踪中,Pymnts探討了金融服務業的格局如何轉變為升級現有的支付基礎設施,以及行業中的參與者如何解決與數字支付相關的各種問題。
區塊鏈支付世界的發展
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最近與區塊鏈軟件公司Digital Asset合作,以改善後者的數字資產建模語言(DAML)互操作性。合作將允許DAML與幾個不同的區塊鍊網絡合作,包括Hyperledger Fabric和Corda。Digital Asset已經採取了幾項措施來增強DAML,包括引入Hyperledger鋸齒兼容性以及與雲計算開發人員VMware的合作關係。
開放銀行平台開發者代幣也在尋找更智能的支付方式。這家初創企業最近獲得了1650萬美元的融資,由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風險部門Opera Tech Ventures牽頭。開發商在2017年A輪融資中籌集了1850萬美元,表明金融業對無縫支付的興趣。token計劃用這筆錢進一步開發tokenos,這是一個開放的銀行平台,它提供了交鑰匙修訂的支付服務指令(PSD2)合規性和開放的銀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
海外開發商也在冒險採用更智能的支付解決方案。印尼CIMB Niaga銀行和新加坡移動支付提供商Liquid Group已合作在各自國家之間實施跨境快速響應(QR)支付,從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商戶開始。區塊鏈跨境支付等,都在新的領域,對原有的跨境支付做出挑戰。
跨境支付的監管合規性是否更簡單?
金融機構(FI)經常與跨境支付作鬥爭,這主要是由於政府監管的蛛網。合規性通常會導致處理時間變慢,給客戶帶來不便。在本月的專題報導中,Pymnts與Visa Direct全球平台和解決方案負責人Vikram Modi討論了公司如何面對這些障礙,以及為改善跨境交易所採取的措施。
深入研究:跨境支付的互操作性倡議
支付互操作性將允許銀行和消費者無縫支付商品和服務,無論他們使用什麼供應商,但建立互操作性是一個重大挑戰。然而,如果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這個目標就可以實現。本月的深入研究探討瞭如何實現互操作性,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實現互操作性的公共和私人項目。
關於追踪器
智能支付追踪器是一個Pymnts和Instarem協作,它是一個每月一次的資源,用於了解全球支付環境的最新發展。追踪器探索了支付流如何平穩地為生態系統提供更高的速度、安全性和洞察力。
我們的數據和分析團隊開發了許多創造性的方法和框架,這些方法和框架衡量和基準化正在重塑支付和商業生態系統的創新。2019年7月的預付工資:全球信息柵格經濟的新常態,即Pymnts和MasterCard的合作,檢查預付工資——在完成臨時工作之前收到的全部或部分付款——包括全球信息柵格工作人員目前如何使用預付款,以及未來採用預付款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