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三萬粉以上抖音要出售的嗎,平台簽署合同安全放心。”
“大量出抖音號,63數據,日產1萬,懂得來。”
“出售抖音號,美食類,女性佔百分之八十比例,1.9萬+粉絲,未實名。”
在一個名為“抖音交易出售買賣號”的QQ群中,不斷有人拋出抖音號交易需求,有出售方也有收購方,雙方可直接私聊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在QQ上以“抖音交易”為關鍵詞搜索,至少會出現70個相關QQ群,群聊人數500~2000人不等。
事實上,抖音官方在《用戶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贈與、借用、出租、轉讓、售賣或以其他方式許可他人使用該賬號”,這一規定讓抖音號交易市場被打上了“灰產”標籤。

但除了QQ群,百度貼吧、各大新媒體賬號交易網站包括微信等平台,都有大量的抖音號交易在活躍進行中。

抖音號如何買賣?抖音號交易市場是如何運作的?帶著這些疑問,我調研了數個交易工具,並採訪了幾位深諳抖音號交易規則的業內人士。
1. 賣方: “一個人運營3~6個號,多數為圖文類賬號”
蘇小七(化名)的公司是從去年四五月份開始做抖音號的批量運營和交易的。當時,抖音官方還沒有明令禁止賬號交易行為,交易市場處於信息公開、買賣自由的狀態。
“ 用來交易的賬號多數是圖文類,其次是二次剪輯類內容。 ”據了解,他的團隊有二三十號人,每個人運營3~6個賬號,最高峰的時候有200多個可以出售的賬號在孵化和運營中。
抖音雖是短視頻平台,但“圖文類”賬號和內容並不少見,也是交易市場中常見的賬號類型,“書單”就是這類內容的典型代表。

蘇小七告訴我:“圖片加文字是製作內容最快的形式,在抖音中能夠生成動畫翻頁,是一個堆量的過程,如果做達人類會有很長的運營週期和較高的製作成本,而圖文內容一周左右就可以做起來量。”
他口中的“做起來量”,是指一個視頻至少能達到幾萬贊,或者一周能漲七八萬粉絲,他們才會認為這個賬號是“火”的,可以繼續做,如果達不到就不做。
怎麼才能讓賬號迅速“火”起來?蘇小七的團隊會先對賬號做內容定位,每個運營人員負責的賬號多為同一種類型,方便熟練批量操作。
據某第三方交易平台人士介紹,目前交易市場內比較熱門的賬號內容多為美妝、穿搭、時尚、母嬰、K12等領域。

“我們做內容會選擇在抖音(做的人)比較少、但在其他平台熱度很高的,比如'職場'類內容,其實每條熱度都挺高,但當時(抖音上)相關內容不多,我們會利用這種稀缺性更快速把賬號做起來。”蘇小七介紹道。
據了解,當賬號粉絲漲到一萬的時候,就會被掛出去售賣,多數交給第三方平台,但在售期間團隊依舊會維持對賬號的運營。而且,即使運營賬號在孵化期間已經能夠通過接廣告實現商業變現,蘇小七的團隊也還是會進行交易,只是會抬高些價格,並不會保留賬號自己運營。
“主要是公司業務不吻合,公司不想加大投入運營,而且我們運營的品類很多,以前也沒有購物車賣貨。”他說。
像蘇小七這樣孵化運營抖音賬號的團隊並不少見,除了賬號交易,他們也會將部分客戶轉化為抖音運營課程的學員。
蘇小七提到,部分客戶會向他們諮詢抖音賬戶的後續運營技巧,他會按照客戶的需求適當將其介紹給公司的運營培訓部門,讓他們接手後續業務。
我還以“抖音賬號購買”的名義在微信上聯繫到一位抖音號賣方,他不僅向我詳細分析了賬號買賣的用處以及如何運營,還推薦了他們旗下價值199元的抖音運營指導課程。

除了團隊化運作,個人賣方也經常在交易市場出沒。不過,不少個人賣方交易的原因都比較偶然,比如放棄抖音平台、幫朋友運營的賬號最後無人使用等,與前者不同,這類賣家手上並不會囤積大量賬號。
但也有個人做養號業務的,一個人承擔賬號運營、交易等多種工作,既是運營方也是中介方。不同於團隊化養號多選擇與第三方平台合作,個人賣家多活躍在社群中,QQ群、貼吧都能時常見到他們的身影。
Jack就是一位個人賣家,他說自己做了三年貼吧認證吧主,有自己的交易群,還在群中貼出個人抖音號,目前2.8萬粉絲,已經獲得官方藍V認證。他對視頻如何上熱門等運營操作熟稔於心。

“喜歡籃球的聯繫我,晚上可以拍,面交也可以。”Jack在群裡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2. 買方:“很多買回來的賬號都無法運營成功”
抖音號交易最開始出現,也是因為有迫切的市場需求。
電商賣貨、直播打賞、接廣告都屬於抖音變現最直接的方式,而之前抖音對每一項都規定了粉絲數門檻。開通電商需要100萬粉絲,直播需要達到一定量級才會收到邀請,廣告更是需要粉絲作為基礎。

對於急於變現的機構,購買具有粉絲基礎和已開通各種功能的抖音號,比從0到1開始的運營更高效。
但隨著抖音平台規則的調整,對於各類功能的門檻在逐漸降低。“商品櫥窗”功能目前只需要滿足粉絲數800、發布視頻數10個、實名認證這3個條件即可開通。

在此基礎之上,買家需求也在發生改變。“現在抖音號的買方大部分是為了做自己的矩陣號或是試水短視頻領域。”業內某交易平台的工作人員告訴我。
“也會遇到一些買方做黑產的,比如買賬號騷擾粉絲、給粉絲發私信,但概率很低,大部分還是為了運營。”蘇小七補充了他對買家的了解。
據了解,抖音號交易主要以“粉絲數”為單位。從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價格來看,單個粉絲數價格從3分錢~8分錢不等。購買10萬粉的賬號一般需要5000元左右。

“但賬號類型、是否違規等也會影響賬號價格,熱門領域比如美妝等價格會稍高一些。”交易中介叮噹貓透露,“一般情況下,買家會選賬號內容類型和需要的粉絲數,我們會幫客戶篩選出合適的賬號。”
帶IP的賬號更有可能賣出更高的價格,如真人出鏡類,部分買家會有這樣的需求。據一位中介平台銷售介紹,某知名情感大號想要試水抖音短視頻,打算購買30萬粉絲左右帶IP的抖音號,但交易市場中帶IP的賬號粉絲數都偏高且很少願意出售,交易一直暫時擱置中。
而已經成功交易的買家們,大部分也面臨著同一個難題:買回來的賬號難以被運營起來,甚至連保持之前流量都十分困難。
負責抖音賬號運營的林凡透露,他有好幾位客戶都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多是因為內容的突然轉型。

賣方在運營賬號之初為了盡快獲取流量,發布的內容以圖文和二次剪輯視頻為主;而買家發布的內容大多與原賬號內容風格或題材不一致,甚至直接改變內容類型。比如從音樂類賬號轉變為賣男褲賬號,很難延續之前的流量。
也有人質疑抖音號交易的粉絲價值,認為抖音的算法屬於內容為上,買回來粉絲數不一定能為內容帶來足夠的熱度。
蘇小七贊同抖音“內容為主”的看法,但並不認為賬號的粉絲數毫無價值,“每次買家過來投訴數據不好,我們都會去看賬號內容,發現實在是內容很差;有的買家內容做得很好,數據就很不錯,這就是一種差異化。”
林凡告訴我,賬號買回去之後需要一段時間的內容過渡期,先延續原賬號風格和內容,慢慢做出調整和改變,這樣粉絲更容易接受,也能逐漸積累新的粉絲。
“其實還是取決於有沒有好的內容團隊。”林凡補充道。
3. 抖音號交易市場:“賣號的越來越少,這個市場最後會完全萎縮”
時刻新消息99+的抖音號交易群,不斷更新交易金額和訂單數的第三方平台網站,似乎都在暗示著抖音號交易市場的火熱。
據相關數據顯示,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其他賬號交易率正在不斷提高,短視頻賬號交易持續增多。
看似熱鬧的數據背後,越來越多的運營者和第三方平台中介卻切實感受到了抖音號交易市場的逐漸冷卻。
“ 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賣號的團隊和賬號越來越少了,但抖音號的市場價格卻在提高,以及詢問買號的人在變多。 ”一位負責賬號交易的業內人士稱,她接觸的幾個賣號團隊已經很久沒有交易需求了。
和蘇小七聯繫的時候,他們團隊已經轉型,不再做賬號交易,現在他主要負責做短視頻腳本。至於原因,他提到了兩點:抖音官方愈發嚴格的限制和交易利潤太低。
其實抖音號交易的流程很簡單:取消實名認證,交換賬號密碼,換綁手機號。“實名認證”是開通各類抖音功能比如櫥窗、購物車等必須完成的步驟,所以“取消實名認證”也是購買功能類賬號的買家繞不過去的操作。
然而最近,有負責交易的工作人員遇到實名認證無法取消的情況,這或許會進一步限制抖音號的交易。

除了平台方對交易的限制外,利潤極低也是許多賣家和中介方的槽點。
“ 公眾號一個粉絲能賣將近一塊,最高有五塊,但一般情況下抖音號一個粉絲不會超過一角錢,賣一個100萬粉的公眾號和100萬粉的抖音號,這之間的利潤差距非常大。”某業內人士表示。

蘇小七覺得抖音號交易的利潤甚至只能占公眾號交易的1%左右,他自嘲道:“這麼低的價格也是證明沒有刷量的證據吧,畢竟刷粉絲單價幾分錢,我們賣也是幾分錢,刷量的話根本就賺不到錢的。”
同時他也認為,如果賬號能“運營起來”,有上百萬的粉絲,一個月的廣告利益都很可觀,根本沒必要繼續賣號。
不過,相較賣方的低迷狀態,抖音賬號的粉絲單價從去年的1~5分錢上漲到今年的3~8分錢,而且買方的需求也沒有明顯的減少勢頭。
“最近抖音的電商越來越好,收益也很可觀,不少人用一個已經有粉絲基礎的賬號順利入局也是可以理解的。”林凡介紹說。
但對於整個交易市場的走向,幾位抖音運營者和交易平台的工作人員似乎並不樂觀。
某負責過抖音號交易的中介認為,抖音號交易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窄,“官方為了維護內容平台生態是不會開放抖音號交易市場的,而目前的一系列舉動比如無法取消實名認證,都在進一步壓制這個市場。”

蘇小七也持有相似意見,他認為,隨著抖音逐漸放低各類功能開通的門檻,賬號的購買需求也在降低,再加上IP對抖音號的重要性,這個市場終將逐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