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是印尼現金貸市場最黑暗的一周。
“一個星期,印尼新增了50個甲方,客戶都被幹趴下了。”
“大批量的甲方開始從印尼撤退觀望,大量平台首逾率衝上了60%、70%、80%、甚至90%……”本週一上午,Nolan向新流財經同步了印尼現金貸市場的最新情況。
7月,印尼現金貸從業者Nolan發現,印尼短期激增大量國內現金貸甲方,逾期率相比兩個月前上升了30%。
“一般印尼現金貸的平均首逾率在45%左右,”另一位印尼現金貸平台人士也坦言,最近行業風險指標顯著攀升。
5月到7月,印尼的現金貸流量成本幾乎呈翻倍式增長。CPS(放款計費)的流量價格現已經接近100元人民幣/個。
一位印尼地區的業內人士稱,他接觸到的印尼某系統服務商的系統價格,已經從早期的5萬元一套漲價成了12萬元。
olan突然感到,印尼市場最近大有不妙。
根據印尼當地監管機構OJK統計數據,截至今年2月,印尼累計P2P借款人達到了600萬。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上半年隨著更多的中國互金企業和團隊的湧入,正急速上漲。
“印尼用一年,走完了國內現金貸四年的路。”Nolan說,印尼現金貸市場的高歌猛進,一如在國內那些年的軌跡,讓他感到後怕。
他在印尼一年多,已經算印尼現金貸行業中的“老平台”,可公司後台的業務數據,幾欲令他寢食難安。
“白名單”之殤
“首逾率爆了,60%了!”
7月25日,多個印尼現金貸平台交換對比他們最近的現金貸逾期情況時發現,大家的首逾率都無法直視,多數都達到了50%-60%,更有新入場的玩家不堪重負,首逾率已經衝到了70%。少部分做老客戶复貸業務的現金貸平台,首逾率表現尚可,但也維持在40%-45%。
而罪魁禍首,多數人都認為,是國內互金公司瘋狂湧入進行粗放的“白名單買賣”導致。
“市場上找頭部系統服務商買一套自動化審批系統,6萬元安裝費,3元一次調用,背後邏輯是白名單撞庫。”瘋狂的白名單模式,打亂了市場的節奏。
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Nolan也不知道。但他很清楚的記得,本來因為監管政策收緊有所冷卻的印尼市場,從今年過完年開始,又迎來了一波互金出海高潮。
尤其是今年“315”過後,國內的互金圈又洗出去一大批不合規的玩家,他們主動或被動地來到了東南亞,大部分湧向印尼這片傳說中的現金貸熱土。
但這一次,他們的戰馬都裝上了鐵蹄。
“他們直接買上一份白名單、電銷、短信服務,再加一個自動化現金貸系統就入場了。”Nolan說,如果不考慮持牌,只需帶上放貸資金,找一個第三方服務商,基本就能解決前期的大部分問題。
“白名單”就成了今年新玩家們迅速在印尼打開市場的有效手段。
“直接去其他甲方的庫裡買數據,就要有歷史還款行為的客戶。”Nolan說,在印尼,毫無借款記錄的白戶反而是風險更高、難以把控的存在。
“借款人一周平均借款12個平台算正常,這種客戶都是直接放款的。”和其他在早就從國內互金市場離場的互金人不同,沈凌前兩個月剛匆匆趕上這波出海大潮。
白名單的倒賣在印尼市場上瘋狂盛行,“這就跟國內現金貸市場的排序、貝塔雲這類第三方系統服務商一樣,”提起印尼現金貸白名單買賣的攪局者,Nolan情緒有些激動。
這半年來,印尼以系統服務商為首,催收機構、短信服務機構、支付公司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客戶信息、放款、回款、催收數據,都被這些機構充分掌握,“有的渠道這種信息賣10塊錢一條。”
“數得出名字的都在賣,全世界都在賣白名單。”
OJK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已註冊的P2P借貸類APP數量達到近1000個,還不算通過其他渠道展業的現金貸平台。
印尼為數不多有還款記錄的白名單借款人,就這樣被一輪一輪地反复售賣、營銷、放貸,像一顆埋藏在湖底,讓人膽戰心驚的深水炸彈。
“共債背的太快,沒給客戶喘息的機會。”Nolan擔心,印尼的共債數據很快會走向一個市場難以承受的數字。
“有些代運營機構手底下有多達20個現金貸盤子。”一位在印尼現金貸從業者透露,一家公司幾個盤的玩法,也被從業者從國內復製到了印尼。
而一個借款人的貸款生命週期,在來回的“清洗”下幾乎熬不過三輪。
很快,印尼現金貸市場共債問題,就會帶來更加明顯的風險壓力。
黑產突襲,全線警惕
不幸的事,7月底,從天而降的騙貸大軍好像跟著這批出海的大潮一起在印尼發力了。
最近一周,印尼多個現金貸平台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白戶進件——在印尼這個千金難買好流量的市場上,這是不正常的,沒有任何還款記錄的白戶集中湧現,背後大概率是專業騙貸的黑產。
“本地借款人只要肯接電話基本上就會還款,接通率50%,就怕專業擼貸選手。”沈凌一開始說這話的時候,還沒過分擔憂。
但第二天,他就發現他的產品乃至整個印尼現金貸市場逾期率,開始瘋狂飆升突破承受底線,不得不緊急收網。“掙什麼錢,不吐出來都好。”
Nolan也發現了不少中國的騙貸團隊,有的甚至連人都不在印尼,僅僅通過whatsapp運營,召集本地借款人擼貸,收取會員費。
這和當初國內消費金融初期,貸款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利潤的手段一摸一樣。而這場風波什麼時候結束,誰也不知道。
“放貸門檻太低,導致誰都想插一腳,最後導致某一段時期市場非常混亂。很多甲方不自量力,打亂市場。”Nolan分析,雖然印尼的信貸市場有會自己逐漸恢復平衡,但仍需要經過一些時間,爆發一輪風險後,將部分玩家洗牌出局。
“整個印尼,都已經警惕了。”突變的市場氛圍下,沈凌也只能選擇觀望。
今天的印尼現金貸市場有兩種聲音,一種希望國內玩家不要盲目加入,用激進的變現手段進一步攪亂印尼信貸市場,另一種則盼望國內政策擠壓更多“韭菜”進入,為逐日攀升的風險接盤。
接下來誰會出局,就很難說了。
老牌現金貸收縮,Kredit Pintar一家獨大
從2017年到2019年,印尼的現金貸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目前為止,拿到印尼P2P牌照的公司不超過10家,拿到P2P註冊信、但未正式頒發牌照的機構110多家,當然平台數量更大的現金貸市場還在非持牌的領域。
在印尼,P2P借貸平台Kredit Pintar處在一家獨大的地位。
公開報導顯示,截至2018年底,Kredit Pintar的累計借款人數量就超過了50萬。
業內人士透露,此為Advance.ai的關聯平台。目前印尼頭部機構的日均放款筆數都能達到10000筆以上,主要藉貸產品週期在30天左右,這意味著,Kredit Pintar活躍用戶大概有30-40萬人。
此外,每天經過頭部現金貸系統服務商放出去的累計放款量則更大,能夠達到日均數万筆。而在2017年之前就進入印尼市場的幾家早期知名現金貸玩家,多次因為輿情被印尼監管高度關注,業務量大幅收縮不如從前。
目前,除了第一梯隊的Kredit Pintar遙遙領先,掌眾、閃銀、真融寶、Rupiahplus(印閃)、GoRupiah(印飛)、拍拍貸在印尼現金貸市場則屬於耳熟能詳的二、三梯隊,日均業務量也能夠達到數千筆。
據了解,印尼的現金貸的件均額度都非常低,多在500元左右,從價格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按照監管要求0.8%的合規日息,一種則為不合規產品,常見日息2%-8%。這些現金貸機構的獲客渠道除了谷歌應用市場外,主要靠APK(安裝包)獲客。
但印尼現金貸機構之間的關係,一度非常微妙,“不熟悉的同行不會直接接觸,連辦公室在哪兒都會說,一旦你的平台大了,或者數據表現好了,就有人想辦法搞你。”沈凌坦言。
但市場風雨襲來的的時候,總能看出他們之間的團結,每天都有人在各個印尼出海群裡互相慰問:
“今天大家的首逾還好嗎?”
2019年跟2018年的區別是,國內出海的現金貸團隊中,主動去的少了,被動去的變多了。有耐心的玩家少了,只想賺快錢的更多了。
這也是Nolan這類老玩家最擔心的問題,印尼現金貸市場逐漸在一波速食玩家的清洗下失去控制,而對想持續性經營的機構來說,現在最嚴峻的挑戰是:不掙錢。
“價格被限,規模上去了,但是風險卻沒下降。”Nolan稱,這跟國內的互金市場規律是不同的。
也許印尼這片現金貸熱土,是時候冷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