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剛獲悉, 8月1日起,國家體彩中心將下線兩項服務——體彩APP電子投注單和即開票掃碼兌獎功能。
電子投注單是去年國家體彩中心上線的一項服務,購彩者可通過中國體育彩票APP生成選好的投注方案或號碼,隨後可使用二維碼在附近彩票店付款出票,既方便用戶購彩,也能提升實體店的工作效率。
而即開票掃碼兌獎則是體彩創新的一項服務,購彩者中獎後可通過中國體育彩票APP、支付寶等應用掃描票麵二維碼實現即開即兌,可謂方便快捷。
應該說,這兩項都是便民利民的“接地氣”服務,推出之後也受到購彩者好評,在運行一年多後突然下線,其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甚至,這或許隻是一個開始。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8月起,國家體彩將推出一係列責任彩票的組合“重拳”,一場監管風暴,已是蓄勢待發。
“接地氣”服務突遭下線 強監管之下的“防微杜漸”?
“這兩項服務突然下線,大的背景還是打擊私彩和違規互聯網售彩、強化監管和責任。”彩票業內專家曾繁榮認為,近年來,國家彩票監管部門不斷強化彩票市場監督管理,開展了一係列清理整頓和規範管理工作,力圖遏製亂象,淨化彩票市場環境。尤其是2018年財政部等三部門修訂《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將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明確為“非法彩票”之一,對違規售彩企業和個人具有較大威懾力,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已停止了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行為。
但市場上仍有少數商家和個人受利益驅使,通過互聯網開展不同形式的彩票代購、代售行為,擾亂彩票市場秩序,一些非法彩票、地下網絡博彩平台更是屢禁不止。為此,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打擊整治力度。公安部7月12日召開防範打擊整治跨境網絡賭博活動專題會議,強調要徹底摧毀一批境外賭場在中國境內攬客招賭和利用網絡開設賭場的犯罪組織網絡,同時還提出深入清理整治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活動。
體育彩票推出的電子投注單和即開票掃碼兌獎服務,隻是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為投注或兌獎提供便利,並非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內人士分析,國家體彩中心下線電子投注單和即開票掃碼兌獎,有利於廣大社會公眾一目了然,辨別認清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非法彩票平台和非法博彩網站,有利於開展深入清理整治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活動工作。
從這個角度而言,此次國家體彩中心“忍痛”下線這兩項服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為了防範相關服務被違規者冒名濫用,可謂防微杜漸,寧枉勿縱,更多的是體現出大局意識、整體意識。
購彩超萬元要勸阻 係列“組合拳”或震撼市場
此次下線兩個服務,隻是體彩8月責任彩票“組合拳”的一部分,記者獲悉,這次體彩的責任彩票建設和安全管理舉措,至少涉及以下幾個方麵:
1.加大打擊違規銷售互聯網彩票的力度;
2.嚴禁開展即開型彩票規模銷售;
3.全麵禁止相關彩票遊戲的非理性營銷;
4.嚴格管控購彩群體中的非理性行為;
5.叫停電子投注單和即開票掃碼兌獎服務;
6.常態化開展網點安全風險排查工作等。
一位地方體彩中心主任分析,這“6拳”出手,已涉及到彩票業的各項業務,囊括了體彩中心、購彩者、投注站等各個環節,可以肯定的是,必將震撼整個體彩市場。
舉例來講,如何嚴格管控購彩群體中的非理性行為?體彩的監管舉措是:當高頻遊戲單票超過20倍或單場競猜遊戲單票超過50倍時,體彩終端機將不接受投注並彈出警示信息;對於高頻遊戲或者單場競猜遊戲單人單日購彩金額達到或超過1萬元的購彩者,體彩代銷者和銷售員必須對其進行勸阻,並要求其簽署《購彩者理性購彩承諾書》。
據記者了解,這些舉措的推出,背景均源於年初財政部等三部委啟動的政策調整——1月28日,《財政部 民政部 體育總局關於調整高頻快開彩票遊戲和競猜彩票遊戲規則加強市場監管的通知》出台後,國家體彩中心第一時間部署落實:高頻遊戲開獎時長從10分鍾改為20分鍾,競猜遊戲的場次壓減30%以上,公益金提取比例增加了2%……
在此基礎上,國家體彩中心還自我加壓,為落實《通知》精神而推出了一係列措施強化責任管理,“所有這些舉措的核心,都是要引導彩票從業者責任為先、規範管理,消費者適度娛樂、理性消費,”彩票業內專家曾繁榮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8月的監管風暴醞釀已久,其來有自,是2017年以來體彩一直強調的“規範管理、責任彩票”的具體落實。”
銷量下挫引發市場關注 責任彩票重塑體彩價值觀?
政策的密集調整,不可避免帶來彩票市場的波動——7月25日,財政部公布的全國彩票銷量數據顯示: 1-6月,福利彩票機構銷售977.57億元,同比減少128. 38億元,下降11.6%;體育彩育機構銷售1148.39億元,同比減少197.64億元,下降了14.7%。
自2005年以來,這樣的彩票銷量大幅下滑10%以上,尚屬首次出現。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彩票業內專家曾繁榮認為,多年來福彩和體彩,都是唇齒相依的關係,也一直是高歌猛進的共同發展。突然出現負增長,相信各自的壓力都不算小,如何應對,也凸顯出各自的風格。
“銷量一直是彩票業一個重要的指揮棒,”一位地方彩票中心主任透露,自2017年,國家體彩開始提出責任彩票建設之後,對銷量的定位就已經悄然開始變化。
讓這位主任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去年世界杯期間,國家體彩中心幾次夜召地方中心主任進京,以“霹靂手段”嚴格監控、嚴令禁止違規互聯網售彩行為。而今年以來,對涉嫌超出限額的高頻和競猜遊戲的體彩終端機,更是毫不姑息,全係統通報問責,執行國家主管部門的決策,可謂堅決。
“並不是說體彩不要銷量,而是堅決不能要問題銷量、違規銷量,”在這位主任看來,建設“負責任、 可信賴、健康持續發展的國家公益彩票”,現在看來,確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舉旗定向,重新校正發展目標和方向,是對體彩的行業屬性、產品定位、管理模式、發展路徑,都有重新的深入思考之後的決策。
從記者的觀察來看,體彩的責任彩票體係建設,目前已在內部人員培訓、行業人文關懷、外部強化合規管理、大力倡導理性購彩等諸多領域形成體係,在“破”和“立”這兩個方麵,均頗有建樹,例如,體彩票麵出現了“感謝您為公益事業貢獻XX元”的提示,這一做法在全世界亦屬創新,另外,體彩在投注站點發放《責任彩票公眾手冊》等舉措,也贏得了公眾的好評,2018年底,國家體彩中心獲得世界彩票協會責任彩票的三級認證。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或許對於體彩來說,一場重塑價值觀的行動,已經和監管風暴一起出發,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