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可能已過了5年,但內地的博彩資金似乎終於從早前的劣勢中復蘇。2014至2016年期間,在內地打貪、人民幣轉弱,以及資本管制收緊拖累博彩活動下,澳門的經濟收縮,在2015年收縮幅度更達21.6%。
繼2017和2018年經濟分別反彈9.7%和4.7%後,澳門經濟預計將在2019年底前恢復到2014年(以美元計算)的水平,未來幾年預計經濟按年增長4.0%,幅度穩定。
有新景點,旅客便會來
有好幾個因素推動澳門復甦。各間賭場營運商均推出新項目,包括新濠國際旗下,由已故著名建築師札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摩珀斯(Morpheus)、由永利持有的永利皇宮(Wynn Palace),以及由美高梅中國持有的美獅美高梅。這群項目為蓬勃發展的路氹金光大道注入新活力。其他在該大道上擁有重要物業的賭場營運商還包括金沙中國和銀河娛樂。
基建改善,特別是於2018年啟用的港珠澳大橋,為以往乘船往澳門的遊客帶來多一個選擇,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關鍵因素。這條55公里長的大橋連接珠江三角洲的三個主要城市,但其本身亦是一個景點,尤其是對那些視這個大型項目為愛國工程的內地遊客而言。
大橋啟用為澳門帶來機遇,帶動其遊客數目開始回升。在2018年首9個月,訪澳旅客達到2,580萬人次,按年升8.3%。隨著大橋啟用,最後三個月有近1,000萬旅客訪澳,按年大增13.8%。
澳門當局估計,2019年訪澳旅客將達3,800萬人次,但初步跡象顯示,有關預測可能顯得保守。農曆新年和復活節期間的旅客人次分別增長27%和40%。
不利因素仍存
隨著旅遊業呈上升趨勢,同一數據顯示,旅客停留的時間和每次旅遊平均花費保持相對不變。這反映港珠澳大橋直接拖累了賭收,原因是遊客可以更頻繁到訪賭場,但逗留較短時間。這導致賭場難以管理週期性需求。
此外,賭場營運商亦面臨博彩特許權於2022年到期的問題。隨著牌照到期日臨近,為已規劃的項目尋求長期資金便變得複雜。除了分析賭場項目的投資回報外,營運商還需要留意政策變化,因為澳門政府可能會趁賭牌到期實行社會改革。
各地的互聯互通改善亦方便更多賭客到訪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加強了亞太地區的整體競爭。此外,澳門賭場營運商對中國政府的反貪政策仍記憶猶新,博彩活動突然激增很可能會惹來另一場打擊行動。亞洲博彩業仍是項有趣的投資,但對投資者來說,或許最好先將焦點投向澳門以外的地方,等到特許經營問題轉趨明朗才再投資澳門的博彩業。